瑞士巧克力公司瑞士蓮的總部設立于1845年,坐落于瑞士最繁華的城市外圍的蘇黎世湖邊。瑞士蓮在全世界超過120個國家都有銷售,由28家子公司構成,并擁有500多家自己的零售門店。瑞士蓮巧克力之家的園區(qū)由瑞士蓮巧克力資格基金會資助及運營,其總部則將成為它們的工廠、倉庫、辦公樓以及園區(qū)的新門面。這個新的旗艦樓需要有著獨樹一幟的當代風格,以此平衡其折衷的建構。
這個多功能的體驗空間預計將成為瑞士訪問量最大的建筑之一,它是個以用戶為中心的多功能項目,也即將成為一種新型的市民建筑。該建筑旨在將瑞士巧克力業(yè)的知名度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在建造時,它就已將吸引游客前來的魅力包含其中。建筑內部設有互動沉浸式巧克力展、未來巧克力配方研發(fā)中心、生產工廠、巧克力商店、咖啡廳以及辦公室,所有的空間由螺旋樓梯和在中庭內縱橫交錯的走道互相連接。建筑中心有著展覽作者Atelier Brückner打造的極具戲劇性的九米高金色巧克力噴泉。
瑞士蓮巧克力之家工廠的場地有著其本身的邏輯、歷史和城市架構,它是一個典型的復合工業(yè)方盒,并與周邊的工廠互相呼應。其立面主要由紅磚構成,它的設計是基于現(xiàn)成的工業(yè)產品,這種產品可以人工嫁接到特定的建筑元素中,并以一種抽象再創(chuàng)造的方式呼應鄰里。方盒的東南角被切割并打斷,這也讓建筑的體塊不再簡單。建筑外部覆蓋著由金色文字裝點的白色瓷磚,這一區(qū)域位于瑞士蓮巧克力之家入口旁,并設有面向大眾的廣場。
巨大的中庭長64米、高15米、寬13米,它既是一種夸張的空白,也是建筑秩序中基礎的存在。一系列承重的圓柱和墻體打造了其內部結實的結構,因此所有的活動也圍繞著這些區(qū)域布置。柱體顯示了建筑充滿韻動的一面。樓梯、電梯、走道和聯(lián)通橋則創(chuàng)造出其空間及體驗上的連通和交流,這一空間也是瑞士蓮巧克力之家的核心區(qū)域,它與其近乎平靜淡然的外表形成了鮮明對比。
乍看之下簡單的建筑實際上是一個精心設計、巧妙計算的多層面復合型建筑。其固有的建筑形態(tài)經久耐用,同時也可以容納彈性變動。其靈活和堅固的特性在共同作用下,也讓建筑可以包含多種潛在變化的實際應用。瑞士蓮巧克力之家的結構系統(tǒng)本身就是一種混合體,它同時具備美學、功能和結構的作用,它和承重外墻讓內部成為沒有柱子遮擋的寬敞空間。
瑞士蓮巧克力之家是Christ & Gantenbein建筑事務所除了瑞士國家博物館其擴建外,在蘇黎世完成的第二個文化項目,該項目是一個擁有高技術含量的復雜混合體。建筑陳列室、博物館、購物區(qū)和尖端研發(fā)中心與其工業(yè)生產結合,并與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合作,成為了集思考、娛樂、研究和互動為一體的新時代空間體驗。
設計圖紙
△ 二層平面圖
△ 立面圖
△ 剖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類型:博物館,零售建筑
項目地點:基希伯格,瑞士
建筑師:Christ & Gantenbein
面積:21540 m2
項目年份:2020
攝影師:Walter Mair, Stefano Graziani, Raphael Alu
創(chuàng)始合伙人:Emanuel Christ, Christoph Gantenbein
合伙人:Mona Farag
項目組長:Anna Flückiger, Astrid Kühn, Tabea Lachenmann
團隊:Javier Bressel, Ana Sofia Costa Guerra, Eileen Davis, Szabolcs Egyed, Florian Kaiser, Kyrill Keller, Daan Koch, Andrew Mackintosh, Stephanie Müller, Catia Polido, Robert Schiemann, Anne Katharina Schulze, Guido Tesio, Leandro Villalba, Jean Wagner, Leonie Welling, Christina Wendler
我饞那個巧克力雕塑
好棒,讓我想起了巧克力工廠那部電影
@宋木頭:那是真的巧克力,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噴泉
@後會無期:饞了饞了